镍基合金粉喷涂喷焊方法图解目录
镍基合金粉喷涂喷焊方法图解
1. 喷涂前的准备
在开始喷涂之前,需要确保工件表面干净、干燥,无油污、锈迹或其他杂质。对于不平整的表面,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打磨、抛光等。此外,应检查工件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喷涂过程中的高温和压力。
2. 喷涂设备与材料
喷涂设备包括喷枪、喷涂室、供粉系统、回收系统等。喷枪的类型和规格应根据喷涂材料的特性和涂层厚度要求进行选择。镍基合金粉作为喷涂材料,应满足纯度高、颗粒细、分布均匀等要求。
3. 喷涂工艺流程
喷涂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 启动供粉系统,将镍基合金粉送入喷枪;
b. 将喷枪与工件表面保持适当距离,一般控制在15-30cm之间;
c. 调整喷枪角度,确保粉末均匀覆盖工件表面;
d. 控制喷涂时间和涂层厚度,通常涂层厚度控制在0.5-2mm之间;
e. 完成喷涂后,关闭供粉系统,清理现场。
4. 喷涂层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喷涂层的质量,需要进行以下控制措施:
a. 对镍基合金粉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满足要求;
b. 在喷涂过程中,定期检查涂层厚度和均匀性,如有需要可进行调整;
c. 对完成的涂层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气孔、裂纹等缺陷;
d. 进行性能测试,如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以确保涂层质量。
5. 喷焊工艺参数选择
在选择喷焊工艺参数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a. 焊接电流:应根据工件厚度和所需的熔深进行选择;
b. 焊接速度:应与焊接电流匹配,保持适当的热输入;
c. 保护气体流量:应足以保护工件免受氧化和污染;
d. 焊丝伸出长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焊接稳定进行。
。
施工前应注意:①工件表面有渗碳层或氮化层,在预处理时必须清除;②工件的预热温度为一般碳钢200~300℃,耐热奥氏体钢350~400℃。
预热火焰用中性或弱碳焰。
此外,喷涂层重熔后,厚度减小25%左右,喷熔后在热态测量时,应将此量考虑在内。
一步喷焊法。
一步法即喷一段后即熔一段,喷、熔交替进行,使用同一支喷枪完成。
可选用中、小型喷焊枪。
在工件预热后先喷涂0. 2mm的保护层,并将表面封严,以防氧化,喷熔从一端开始,喷距10~30mm,有顺序地对保护层局部加热到熔融开始湿润(不能流淌)时再喷粉,与熔化反复进行,直至达到预定厚度,表面出现“镜面”反光,再向前扩展,达到表面全部覆盖喷焊层。
如一次厚度不足,可重复加厚。
一步法适用于小型零件或小面积喷焊。
二步喷焊法。
二步法即先完成喷涂层再对其重熔。
喷涂与重熔均用大功率喷枪,例如SpH-E喷、焊两用枪,使合金粉末充分在火焰中熔融,在工件表面上产生塑性变形的沉积层。
喷铁基粉末时用弱碳火焰,喷镍基和钴基粉末时用中性或弱碳火焰。
喷粉每层厚度<0.2mm,重复喷涂达到重熔厚度,一般可在0.5~0. 6 mm时重熔。
如果喷焊层要求较厚,一次重熔达不到要求时,可分几次喷涂和重熔。
重熔是二步法的关键工序,在喷涂后立即进行。
用中性焰或弱碳化焰的大功率柔软火焰,喷距约20 ~ 30mm,火焰与表面夹角为60°~ 75°,从距涂层约30mm处开始,适当掌握重熔速度,将涂层加热,直至涂层出现“镜面”反光为度,然后进行下一个部位的重熔。
重熔时应防止过熔(即镜面开裂),涂层金属流淌,或局部加热时间过长使表面氧化。
多层重熔时,前一层降温至700℃左右,清除表面熔渣后,再作二次喷熔。
重熔宜不超过3次。
感觉镀硬铬工艺也可行。
若考虑堆焊,则还不如采用喷焊。
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喷焊优于电镀和喷涂。
若采用堆焊,因为基体材料H62黄铜的熔点较低,堆焊操作难度很大,产生沙眼缺陷的几率也较高。
所以在H62黄铜上的耐磨涂层不应选择堆焊工艺。
若对耐磨材料要求较高,可选用钴基(司太立合金)、镍基材料喷焊。
求的焊接工艺7 焊接工艺
答:
1 焊缝清理
(1)焊缝清理坡口、钝边及焊道两侧30mm范围。
(2)焊缝处氧化膜用、砂轮清理。
(3)焊缝处污物、油脂、漆应用、碱液或专用合成剂清理。
2 焊接注意事项
2.1 焊接时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前提下,在工艺参数范围内尽量采用小的焊接线能量、短电弧、不摆动或小摆动的操作方法。
2.2 当焊件较厚需多层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打底焊外其余焊层宜采用多道焊。
(2)层内温度应小于100℃。
(3)每一层每一道焊完后均应彻底清除焊道面的熔渣,并消除各种表面缺陷。
(4)各层各道的焊接接头要错开。
.2.3 采用实芯焊丝或不填丝的钨极氩弧焊时,焊缝背面应充氩,实行内保护,内保护措施可采用管子整体或局部充氩两种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内充氩气开始时流量可适当加大,确认管内空气完全排除后方可施焊。
(2)焊接时充氩气流量可逐步降低,以避免充氩气压力较高而造成焊缝背面在成形时出现内或根部未焊透现象。
2.4 钨极氩弧焊时,焊丝的加热端应始终在氩气保护之下。
为加强保护效果可在焊嘴后侧家一辅助输送保护气拖罩。
2.5 焊件表面严禁电弧,并严禁在焊件表面引弧、收弧。
2.6 与焊件连接的焊接电源地线不得直接接触工件,应采用与焊件同材质的材料过渡连接,以避免铁污染。
2.7 焊接中应确保引弧与收弧的质量,收弧的弧坑应填满。
2.8 焊接管径较小且热裂倾向较大材质的焊缝时,宜采取焊缝两侧装冷却铜块,或用冷水、檫拭焊缝两侧等措施,以减少焊缝的高温停留时间,加快焊缝冷却速度。
2.9 焊接完毕必须及时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周围的飞溅物,防飞溅材料清理干净。
2.10 焊接施工中避免污染,应采用不锈钢锤、不锈钢丝刷、专用砂轮片。
3 焊接工艺参数
不同系列的镍及镍合金焊接工艺参数稍有不同